- 熱門職位
- 熱門地點
- 地區(qū)招聘
外企里普遍稱呼英文名
我曾經(jīng)進入一家從事軟件開發(fā)的外企實習。作為一名學生,除了借此機會提高業(yè)務水平之外,主要目的就是體驗一下工作狀態(tài)。進入公司后給我最深的一個印象,就是彼此之間稱呼對方時都要用英文名字,并且也要求我給自己起個英文名字。當我把周圍的人基本認全了之后,卻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問題雖然每個人都有英文名字,但這些名字基本都粗制濫造,什么Jim、Tom、Amy等等,一看就是隨意取的,沒有深入理解其中的含義。雖然上司的名字也很俗氣,但大家平時都直呼上司的英文名,倒是顯得上級和下屬之間很輕松平等。一般來說,具有歐美背景的外企,不論是對上司還是對同事,英文名都是首選稱呼,這是他們的企業(yè)文化中注重平等、民主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
國企稱謂職務很重要
畢業(yè)找工作時,我進入了一家國企。剛到單位上班時,就感覺國企的氣氛和原來所在的外企完全不一樣,少了一些輕松,多了一些嚴肅。這從彼此間的稱謂里就能聽出來。在這里,對于比自己年長的人一般稱張工、李工、孫工等等;而對于領導來說往往職務比名字重要,稱呼都要帶官銜,如劉總、王主任,不太可能出現(xiàn)像外企中直呼其名的現(xiàn)象,這體現(xiàn)了一種層次分明、等級森嚴的企業(yè)文化。而在同輩人之間,如果對方名字是兩個字,基本就直呼其名;如果是三個字,則會在姓前面加“小”,比如小李、小張之類的。
雖然周圍的同事有幾個和我來自同一所學校,按說如果叫一聲師兄、師姐可能會顯得更加親切一些,但仔細觀察之后我打消了這個念頭。一來這樣做可能會讓人感覺自己有拉幫結伙之嫌,二來很可能引起其他同事的嫉妒和排斥。下班后可以和你稱兄道弟,但在公眾場合,還是正式一點的稱呼更得體一些。俗話說“入鄉(xiāng)隨俗”,在稱謂問題上,還是跟隨大家習慣的稱呼更重要。
稱謂折射大問題
工作一段時間之后,除了習慣了彼此間的稱謂之外,我還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,就是通過大家互相之間的稱謂,可以看出單位中的人際關系。有時會聽到某些同事間以“哥”或“姐”相稱,這顯然要比叫張工、李工之類的親近一些,少了一些客套的味道。仔細觀察之后也印證了我的結論,一般這樣稱呼的,都是彼此間比較熟悉或者私人關系較好的。
除此之外,有些人直接稱呼上級為“頭兒”、“老大”等等,領導聽到的時候也不會懊惱。這些人顯然都是和上級摸爬滾打混出來的老人,一般人是不會這么叫的。而他們在眾人面前這樣稱呼領導,顯然也讓別人看到他們和領導的關系不一般。時間長了,單位里的人際關系網(wǎng)基本也可以通過這些稱謂勾勒出來。
雖然上班的時間不長,但對于我來說稱謂卻有著很大的意義。一方面,由于我的認真謹慎,在對領導和同事的稱謂上沒有出問題,因此給大家留下了好印象;另一方面,同事彼此間的稱謂也成為我了解公司文化和人際關系的一條捷徑。正所謂小稱謂折射大問題,其意義非同一般。作為一名職場新人,你不妨也從稱謂入手,努力地快速成長吧。
今年324名大學生獲春霖助學金
記者昨日從市社會捐助和低收入家庭認定中心獲悉,今年“春霖助學行動”共資助農村困境大學生3 ...
靈丘縣鄉(xiāng)村建設治理人才培訓班開班
為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和鄉(xiāng)村治理能力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實施,10月16日起,靈丘縣組織各鄉(xiāng)鎮(zhèn) ...
智匯大同促成果轉化 市校攜手譜合作新篇
10月21日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劉俊義與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一行舉行工作會談,就推進全方 ...
平城區(qū)完成217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
“有了語音閃光門鈴、語音熱水壺、語音電磁爐、語音電飯煲和落地晾衣架,現(xiàn)在居家生活太方便了 ...
我市86名學生獲“紅十字春霖助學”資助
10月20日,記者從市紅十字會獲悉,經(jīng)過申報、初審、復核、入戶調查、召開評審會、公示等程 ...